9月24日消息,名创优品公告,以63亿人民币收购永辉超市29.4%的股权,其中包括牛奶公司持有的21.1%及京东持有的8.3%的永辉超市股份。公告显示,该交易完成后名创优品预计将成为永辉超市第一大股东,进一步扩大其线
日前,欧盟委员会就“中国对从欧盟进口的某些乳制品发起反补贴调查”向世贸组织提出磋商请求。中国于2024年8月21日启动了乳制品调查。调查对象是脂肪含量高于10%的液体牛奶和奶油,以及来自欧盟的各种奶酪。欧盟委员会表示,这些补贴计划符合国际规则,不会对中国乳制品行业造成损害。接下来,欧盟委员会将继续密切关注调查,与出口欧盟生产商和成员国当局充分合作。欧盟今天要求的磋商是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的第一步。如果它们不能带来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欧盟可以要求世贸组织设立一个小组来决定这项调查。(央视新闻)
9月24日消息,携程数据显示,国庆期间国内亲子游订单环比节前一周翻2倍,酒店亲子订单环比增长超3倍,主题乐园订单增长近三成,其中亲子游客占比达40%。长三角地区主题乐园亲子预订订单环比节前7天涨幅超三倍,亲子游订单环比前七天增长316%,连带亲子酒店增长4倍,长三角主题乐园对于亲子家庭的吸引力可见一斑。(亿邦动力)
9月23日,据俄新社报道,俄国家杜马家庭保护、父爱、母爱和儿童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布茨卡娅建议将新生儿奶粉归类为药品,并根据处方免费发放。 这名议员表示,俄罗斯只有5%的妇女用母乳喂养新生儿,而目前,一罐奶粉的成本超过2000卢布,对于居民负担较重。 她总结道:“奶粉不是营养品,而是家庭需要的药品。”(凤凰网)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非“刚需”品类消费需求减弱,部分服企业绩承压。存量竞争时代,童装市场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未来还蕴藏着哪些品类机会?
魔镜洞察数据显示,综合天猫+淘宝平台数据,裤子和羽绒服饰/羽绒内胆作为童装主销售品类,2023年销售额分别占比为13.2%和9.4%,其次是套装、T恤,销售额分别占比8.4%、7.6%。
另一方面,儿童户外运动服发展潜力吸引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涉足这一领域,例如,波司登、李宁、安踏、探路者、骆驼、蕉下等品牌持续加码冲锋衣系列,拼多多、1688上的大量白牌商家则以极致性价比吸引大量买家。同样线下渠道也是品牌加速进攻的战场,今年1月高端户外品牌迪桑特在南京德基广场开设了首家迪桑特童装店,2023年美国户外运动品牌北面先后在北京金源新燕莎商场、郑州丹尼斯大卫城、青岛万象城等地开设了童装门店。
可预见,随着一批批专业选手加速入场,不仅推动了市场竞争和创新,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产品选择,比如具有凉感、抗菌、速干面料等加持的功能科技产品受到消费者关注。对于品牌来说,想要把握住短时间内爆火的单品品类,将这波流量转化为存量,需要找准自己的品牌定位,包括价格带、核心消费人群、推广渠道等,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
一直以来,儿童演出服在各类文艺演出、庆典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去年,全面放开后儿童活动有了更为丰富的活动场景,儿童演出服消费需求旺盛,在各价位段的人群增长均高于整体。
从商品结构的变化上来看,儿童演出服主要竞争价格带集中在0-120元之间,占比高达87.8%,高单价产品还有待开发。
魔镜洞察数据显示,综合天猫+淘宝平台数据,2023年儿童旗袍/唐装/民族服装市场规模21.9亿元,销售额同比增长12.9%。在子类目销量上,唐装与汉服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分别占比74.7%、17.6%。过去一年,受节日时令、出行旅游等活动影响,儿童汉服销量同比大涨104.6%,远高于同期的唐装销量增速4.3%。
不过对于儿童汉服值不值得从业者入局,一直以来市场呈现出两种声音,一种声音认为,儿童汉服或许是下一个蓝海。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0岁到14岁人口为2.53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7.95%。同时,新生代父母对汉服所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体认同,对儿童穿汉服是否需要妆造更为包容,并没有像成人般要求苛刻。这意味着无论是庞大的市场需求基数,还是消费者对儿童汉服的接受度,都有助于市场稳定增长。
另一种声音则认为,当下儿童汉服市场乱象丛生,价格内卷,很难挣到钱。据浙江的一家汉服网店老板曾表示:“现在市场不好做,价格战太激烈,几十元的汉服成了主流”。在拼多多平台上,童装观察发现一件儿童汉服拼单包邮单价仅为10.8元,性价比更有优势。魔镜洞察数据同样显示,2023年童装汉服商品数量售价多集中在0到60元之间,占比高达57%,其次,童装汉服商品数量售价介于60元到120元之间,占比为30.6%,售价超过300元的商品数量占比仅为0.88%。
综合来看,尽管出生率呈下滑趋势,但相比其他国家,2023年中国新出生人口902万的中国童装市场,仍然有巨大的增长机会和潜力。同时,年轻父母当道,新的消费需求也带动儿童户外服、儿童演出服、儿童汉服等细分品类高速增长。对于品牌来说,无论市场环境多复杂,能够适应消费大势的强产品力,仍是品牌成功的底层基石。